生角和净角的区别

时间:2024-02-28 09:19:22 | 文章来源:网络平台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递着我国人们历代以来的审美观念和道德观念。戏曲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在我国各地都格外受欢迎。在戏曲舞台上,根据不同角色的特征划有分类,这些角色就是我们常听到到过的“生旦净丑”。

生角和净角的区别

净角和生角是京剧等戏曲中的男性行当。

净角俗称花脸,京剧花脸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谱式,演员用各种色彩在面部勾画现一定的图案,借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其它特点。京剧的净角有铜锤花脸(唱功)、架子花脸(做功)。净角的发音是大嗓,有较重的鼻音与脑后音。

生角(有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等)在戏曲行当中通常专指老生,京剧中除了红生某些勾脸的武生之外,其他都是素脸,也就是内行说的“俊扮”。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下面人物,因多戴髯口,故又称须生。

净角和老生的区别

“净”角是舞台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类型,主要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不同于一般、有突出特征的男性人物。这类人物按性格来说有正直、刚毅、勇猛、粗犷、鲁莽、狡诈、残暴、愚蛮等;按年龄来说,长者有八九十岁的老人,幼者有十来岁的少儿;按身份地位来说,上有帝王将相,下有庶民屠夫。

这些人物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可以说是形形色色的人物。“净”因面部化妆要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所以又俗称“花脸”。

净,分为文净和武净。一般有黑脸、老脸、奸白脸、架子花脸等。京剧老生行又分唱功、做功、靠把和武老生,另有红生一行,主要扮演关羽,因勾红脸,故又称红生。

旦角分为哪几种类型

旦角,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类别。

1.正旦:俗称“青衣”,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主要扮演庄重的青年、中年妇女,表演特点是以唱功为主,动作幅度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韵白,唱功繁重。如《三击掌》中的王宝钏、《二进宫》中的李艳妃、《桑园会》中的罗敷女等。

2.花旦:大多扮演青年女性。身着短衣裳,如褂子、裤子、裙子、袄;有时穿长衣裳,也绣着色彩艳丽的花样。人物性格大都活泼开朗,动作敏捷伶俐。表演以做功、说白为主,说白主要是京白,韵白较少。如《棒打薄情郎》中的金玉奴、《乌龙院》中的阎惜姣等。

3.刀马旦:大都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武打不如武旦激烈,不用“打出手”(即抛、掷、踢、接、武器的特技表演),较重唱、做和舞蹈。如《战金山》中的梁红玉、《穆柯寨》中的穆桂英等。

4.武旦:扮演擅长武打、勇武的女性。表演上着重武打,特别是使用特技“打出手”。武旦与刀马旦的区别,过去主要有二点,一是武旦踩跷,刀马旦不踩跷;二是武旦有“打出手”,刀马旦无此技。武旦穿短衣裳,重在武功,不重唱念。如《打焦赞》中的杨排风、《武松打店》中的孙二娘等。

5.花衫:是本世纪20年代以后,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艺术特点,发展而成的新的旦角类型。在花衫形成之前,一个演员一般不能兼演青衣和花旦两个行当。

6.老旦:专门扮演老年妇女角色的行当。扮相、身段、台步都与青衣不同,主要突出老年人的特点。演唱用本噪,唱腔与老生接近,但具有女性婉转迂回的韵味。如《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岳母刺字》中的岳母、《钩金龟》中的康氏等。

7.彩旦:俗称丑婆子,唱念都用本嗓,实际是用丑角来应工的。简单说彩旦是重说白的,而且基本上都说京白,以做工为主,表演、化妆都很夸张,是以滑稽和诙谐的表演为主的喜剧性的角色。这类角色并不全是坏人,有的是用来讽刺愚蠢和自作聪明的人,比如《凤还巢》里的大姐程雪雁,《西施》里的东施等。

还有一些是表示性格爽朗、粗犷、豪放的妇女,例如《串龙珠》里的花婆,《四进士》里的万氏,《铁弓缘》里陈秀英的母亲等等,还有的是塑造了风趣、诙谐的艺术形象,例如《拾玉镯》的刘媒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