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对抗的孩子怎么处理

时间:2024-06-05 10:29:20 | 文章来源:网络平台

对抗性的孩子是家长最为头疼的,有些孩子是明面上和家长对着干,有着很明显的特征,但是有些孩子会有软对抗的行为,需要家长用心观察,要及时恰当地处理孩子的问题,使之在融洽的氛围中学习生活。

软对抗的孩子怎么处理

孩子出现软反抗的心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的心理抗压能力差不多已经到了极点,并且绝大部分孩子是知道自己马上要面临的是什么考试,他们心里也清楚应该怎么办,只是父母的心里放心不下,生怕孩子考不好,说多了,孩子的心理自然也会出现反抗的心理。

再者已经到了这个时候,该学的知识已经学完了,孩子的知识储备就是这么多了,所有的东西基本上都已经定型了。在这最后的一段时间,不管父母再怎么要求孩子,孩子再怎么努力,对最后的结果几乎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当发现孩子出现软反抗的情况,家长就要适当减少对孩子的说教,尽量避免孩子的压力再增大,

孩子的软反抗基本上都是由于父母出现了多次重复的说教,孩子听的都腻了,所以再多说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相反会有很大的反作用。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做父母的尽量不要再用翻来覆去的几句话来教育孩子了,尽量给孩子一个安静的世界。

孩子过于软弱,不敢反驳别人怎么办

孩子个性太软弱,做起事来就会畏首畏尾,缺乏独立性。这样的孩子害羞怕生,可能还总是被其他孩子欺负。而且,即使他被欺负了,还不敢和我们说。他如果得不到我们的帮助,不能战胜软弱的个性,就会在人际交往方面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身心也会受到伤害。

我们有必要针对孩子软弱的个性,帮他做点事情,以便让他能正常与人交往,战胜软弱,拥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变得自信、坚强、快乐起来。

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我们对孩子的溺爱和对他过度的保护,会让他事事依赖我们,没有一点独立自主的意识,也没有任何自我保护的能力,不知道该如何抵抗外部因素对他的侵扰。

“软对抗”的类型有哪些,如何进行化解

类型一:“冷战”。这类学生对班主任的批评教育“口服心不服”,在行动上表现为对班主任冷淡和疏远。这类学生一般比较有个性,他们不肯接受班主任的批评,对班主任心怀不满,见到班主任不打招呼,甚至不正眼相看;当班主任和他交谈时,常常摆出一副玩世不恭的姿态。

类型二:“不合作”。这类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往往表现冷淡,甚至不参加。对老师布置的工作拖拖拉拉,或者佯装不知,以此来抵制班主任。学生的这种“不合作”态度,会给班级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给班主任的管理带来难度。

类型三:“自暴自弃”。这类学生是一种发泄型学生,冲动有余,理性不足。他们对班主任的批评教育认识不清,总以为老师在故意刁难他,是在与他做对。因此,他们不仅不把班主任的批评和教育作为自己进步的动力,反而当成逆反的借口。他们在学习中放任自流,在生活中自甘堕落。这是一种“自虐”式的“软对抗”。

化解“软对抗”的策略

注重对“软对抗”学生的情感抚慰,及时消除其不满情绪。

十七八岁的高中生自尊心非常强,且心里非常脆弱,需要我们去呵护,所以批评教育学生时,要三思:事情是否了解清楚了,批评的语言是否中肯,事后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等等。

必须要有预见性,要特别关注事后学生的情绪变化,适时给予情感抚慰,力争把不满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反之,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必将造成严重后果,使学生自尊心受到无法弥补的伤害。

适当对“软对抗”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给予表扬。

“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每个学生都有缺点,但也都有优点和长处。对那些与教师“软对抗”的学生,我们要客观对待,主动化解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肯定他的优点和成绩。当赞扬他时,他能感觉到没有歧视他,没有敌视他,而是一视同仁,那么他的不满和怨恨就会逐渐淡化。

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对长时间“软对抗”的学生可以施加舆论影响。

要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班级充满正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发动“群众”进行舆论影响。当这些“软对抗”的学生发现自己处于舆论的包围之中,成为“孤家寡人”时,内心会受到强烈触动,同时也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是大家所不齿的,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立场,改变态度,从而达到化解“软对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