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王勃是一个时代的吗

时间:2023-10-18 08:33:20 | 文章来源:网络平台

李白和王勃都是我国唐朝时期著名诗人,王勃生活于初唐时期,是初唐四杰之一,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被认为是唐诗的最高峰。李白和王勃都创作了众多流传古今的诗文,如李白的《蜀道难》,王勃的《滕王阁序》。

李白和王勃是一个时代的吗

李白和王勃是同一个时代,那就是——唐代。

但是唐代又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而每一个时期又有不同的皇帝,不同的政治、社会格局。

唐诗是一部唐代历史的形象再现,透过这些诗人的笔墨,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风貌。

按出生先后顺序排列为:

王勃(650-676年)

李白(701-762年)

王勃和李白谁更有才华

李白。

1.论名气,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李白是盛唐“诗仙”;

2.论作品,王勃代表作《滕王阁序》才华横溢青史留名,李白代表作《将进酒》气势磅礴古今独步;

3.论通俗,李白超越历史,妇孺皆知,凡有华人处,几人不知“诗仙太白”,几人不知“床前明月光”,几人不知“李白斗酒诗百篇”,不知者,非华人也,至少不够格——反观王勃,就没有这样的影响力了;

4.论历史地位,虽然二人都为中国文化留下了宝贵遗产,但李白早已破圈,不仅是精神图腾,也是“性格巨星”,论潇洒,论浪漫,论飘逸,千年以来,也仅有东坡可以望其项背。

综上,李白更有才。

王勃的滕王阁序有多厉害

《滕王阁序》的文学成就当然是极高的。词藻华丽,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读之既能感受景物之美,又能体会情感之真。

我也是非常喜欢的,百读不厌。

有朋友把《滕王阁序》推为古文第一。又有人说不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于是,引起了一些争论。

我觉得,每个人说的可能都有自己的道理。

评价一个文学作品,最基本的标准还是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个人觉的在艺术性上,《滕王阁序》稍胜一筹。而在思想性上,《岳阳楼记》应出一头地。所站的角度不同,评价的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所以,有种说法“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评论文章,正如评论美女,你觉的美的,别人未必觉的美,但你也不必因为别人的意见而改变自己的喜好,所谓春兰秋菊,各擅胜场,还是各美其美好了。

骈体文在两晋到南北朝时期是很兴盛的,出了许多大家,比如江淹,徐陵等,有名的文章比如《别赋》《恨赋》等等,写的都很有感染力。

初唐时期,骈文发展到高峰时期。

初唐四杰都是骈文高手,王勃有《滕王阁序》,骆宾王有《讨武曌檄》。

都是写的非常漂亮的。

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到达高峰之后,便慢漫的衰落了。

中唐之后,骈文便走向没落了。

它的没落与他自身的缺点有关。也就是它的形式之美相关联。

骈体,就是在形式上大量使用对仗,所谓骈四俪六。主要是四字对与六字对交互使用。造成一种华丽唯美的形式。

骈文写的好的,大多出于天才,非力学可致。

这种形式形成之后,对文章的表情达意,起到了严重的束缚作用。

所以,中唐之后,韩愈柳宗元等提倡古文运动,反对六朝骈丽的文风(六朝指晋到隋之间六个朝代)。

古文运动之后,古文进入了一个有话好好说的阶段。

这一新的标准持续到清末时代。

古文革新之后,骈文只是不被提倡,不是主流了,但它依然存在。

最常用于写悼词的时候。

这也很好理解。

写悼词一般隐恶扬善,若无太多可说之处,便用华丽的词藻写点废话。

反正大多没读过书的人也听不懂。

《红楼梦》中,贾宝玉为晴雯写的《芙蓉女儿诔》,就是一篇非常漂亮的骈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里边的好多句子写悼词的可通用。

上边说的是形式的问题,骈文写的好,就好像戴着镣铐跳舞一样。

没有天才,很难写出新意,王勃无疑是天才中的佼佼者。

文章写出来是给人们看的,人们看过之后,会受到文章的感染。

有的文章读了让人精神振奋,有的让人情绪低落。

这就是所谓的思想性。和《岳阳楼记》比较起来,《滕王阁序》就要复杂一些。其中虽然有“不坠青云之志”“宁移白首之心?”这样豪迈的句子,但其中更多的还是一种怀才不遇的忧伤之意更浓一些。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沟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等等,虽极力掩饰,却还是透露出人生失意的伤感。

王勃说,谁悲失路之人?其中的路,难道仅仅是地上的路吗?

显然不是,他去越南看望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就是因为受他的连累,才被贬到越南去做官的吗?我们常说,怀才不遇。

王勃似乎也是典型人物。可是,王勃的才,仅仅是文学之才,而非经世济民之才。

初唐名相房玄龄是王勃爷爷王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