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在学校惹事怎么办

时间:2025-01-02 13:35:37 | 文章来源:网络平台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遇到调皮捣蛋的事情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如果孩子隔三差五就在学校惹出一些事情,脾气再好的家长,也有可能会忍受不住,从而严厉批评孩子。

孩子总在学校惹事怎么办

第一,让孩子说,我们认真听。

在事没有搞清楚之前,我们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评判孩子,应该鼓励和引导孩子说出事情经过和他自己所有的感受。比如,我们可以这样沟通。

家长:“老师说,你在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还打了后面的同学,我想听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孩子:“嗯,是的,那是因为坐在我后面的小明偷偷用尺子打了我头,老师没看到,但我很生气,所以我回头也打了他。”

家长:“哦,原来是这样,是因为小明先这么对你,所以你才回击他,那你不认真听课,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孩子:“上课时,我举手老师也从没让我回答过问题,我只好干坐着,很无聊。”

当孩子把所有的原因说出来后,我们既不要批评也不要说教,只需简单的总结下原因,如我们可以这样总结:“所以,你不认真听讲,一部分是因为小明,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老师没有喊你回答问题对吗?”

第二,我们说,让孩子听

当我们总结了孩子调皮的原因后,接下来就是让孩子听,我们说出对于这件事的感受了。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孩子在课堂上表现不好,老师点名批评,让我很不开心,我真心希望我的孩子上课能好好听讲,能被老师表扬。”

当我们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期望后,孩子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第三,引导孩子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情绪肯定会低迷又自责,但又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取得妈妈的原谅,这时候,我们不妨调动他的积极性,邀请他一起寻找解决的方案。

例如我们这样讲:“孩子,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不如一起来想想,看看有什么办法,能把学校的事情解决。

第四,引导孩子把解决问题的办法全部写出来

写问题解决方法时,先引导孩子自行思考填写,我们再适当填充。如

孩子:不喜欢老师,换班

家长:(不做评价,引导其他的答案)换班,还有吗?

孩子:或者换座位

家长:嗯,换座位,还有吗?

孩子:让老师叫我回答问题,她几乎从来不叫我

家长:好的,你希望老师叫你回答问题,你知道她为什么不叫你吗?

孩子:不知道,可能觉得我不知道答案吧。但是我想让她知道我会。

家长:也许你可以把答案写下来,下课的时候给她看。

孩子:好的,那先把这条写下来,让老师至少叫我一次。

这一步需要引导孩子尽可能多地写出解决方案,不管可不可行,对孩子的方案,也不去评价,只需再也写不出其他解决方案为止。

第五,分析并共同挑出可以执行的方案

当把所有解决方案都写到纸上后,我们就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分析,在纸上勾勾选选,挑出可以执行的方案了。如:

家长:我认为你最好把换班这一条去掉,因为这学期太晚了。

孩子:可以留下换座位这一条,让我和小明离得远一点。我还想要老师上课至少喊我一次回答问题。

家长:那我认为你们老师应该知道你所有的想法。你可以写一个道歉的小纸条给她。

孩子:妈妈,那你可以帮我写吗?

家长:我来写,你告诉我想写什么。

孩子:亲爱的刘老师,您好。我对我上课不认真听讲这件事,向您说声对不起。从现在开始我会…

到了这个步骤,相信孩子不仅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也找到改变之路,家长和孩子的关系还更亲近了。

为什么孩子在校总是惹是生非

1、从小宠爱,学会霸道。目前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出生后往往被整个家庭放在中心位置,家人的宠爱会强化这种“自我”观念,家长过分溺爱的孩子,认为自己想要的东西都能得到,别人都是为自己服务的,稍不如意就又抢又闹,表现十分艰巨霸道。

2、环境影响,滋生攻击。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玷污这张“纸”是环境中的不良影响。有的父母脾气不好,孩子做错事,不分青红皂白打一顿。孩子挨打后,易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转嫁”到别人身上,就会形成攻击行为。

另外,影视媒体中的武力节目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也有很大影响。另外,孩子如果常和爱打架的小朋友一起玩,也很容易受到影响。

3、情绪不佳,缺乏自控。攻击行为是不愉快情绪的自然发泄,家庭不和的孩子长期情绪低落,就会动手打人。在学校里,经常挨批评的孩子往往有失落感,他也容易惹事。很多孩子打架后经成人劝说会感觉后悔,但由于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情绪一波动,依旧会失去理智。

孩子喜欢欺负别人怎么办

1、千万不要溺爱孩子,如果到了这种地步还溺爱孩子,最后只能是将孩子往火坑里推;

2、以身作则,家长要注意以后在孩子面前自己说话做事的态度;

3、正确引导,明确指出孩子哪里错了,之后应该怎样做;

4、不要采取过激行为,孩子欺负人,你为了让他知道被打的人有多疼,孩子可能会更加恨那个孩子,甚至在以后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5、大人的意见要统一,父母要做同样的决定,千万不可以让孩子有觉得——我和妈妈(爸爸)是一致的,这样的想法。成长需要反思,反思才会进步,这对孩子、对家长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