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体育教学论文(精选4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4篇《最新小学体育教学论文》,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一
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将游戏运用于体育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求知欲和积极性,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还能提高练习质量。由于小学生很难保持注意力的长时间集中,如果长时间重复训练某项体育项目或是技能会让他们失去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这时候,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将游戏融入体育教学,为教学增加了趣味性,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本文以案例的形式从改编训练、创设情境和鼓励竞赛三方面进行了游戏化教学讨论,希望对优化小学体育教学有所帮助。
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
目前,新课程改革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应用,如何强化自身教学内容,使之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是小学教师关心的问题。体育课作为一门课程,活动性比较强,和其他课程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和规律,然而,笔者认为,目前在小学体育课中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如教师过于注重技能的传授,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强等。事实上,在小学阶段,不能只注重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调动起学生兴趣,让他们快乐地去学习和认知,从而积极地进行体育活动。
学习内容作为一种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载体,教师需要重视学习内容这一个板块的教学。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体育课程标准》与教材为基础,对教学内容展开创新化改编,将其编为备受学生喜爱的游戏化体育教学内容。由此,便可以促进小学生对体育学习形成积极化感情,进而提升小学阶段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以三年级的“障碍跑”体育课程教学为例,教师需要避免在教学过程中一直专注于为学生讲授障碍跑的动作注意事项,这类枯燥的教学形式极易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丧失学习热情。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有效结合起来,把教学内容改编出一个“障碍接力赛”游戏。游戏规则如下,现有五个跨栏架、十个体操垫、五只标志桶,将一个班的同学分成五支队伍展开比赛。比赛队员们需要依次进行“钻”、“跳”、“跨”三个动作从跨栏架、体操垫、标志桶这些障碍物处顺利通行。在进行这个游戏的过程中,本堂体育课的学习气氛变得十分热烈,学生们表现积极,原本乏味的体育学习内容因为有了竞技游戏的助力而变得激情洋溢起来,学生们也能够通过玩游戏这个方式牢牢学会了障碍跑的学习内容,相较于由教师在课堂上一味讲授学习内容,这种教学方式的有效性显而易见。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游戏化编排教学内容的方式,对体育教学内容展开创新化改编,由此,便可以促进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有了对体育学习产生热情这一思想基础,学生就会带着学习动力全身心融入到学习过程里,进而为提升体育教学效率创造牢靠的教学基础。
正在实行的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要求,尤其着重关注创建教学情境这一环节。这是由于在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下,可以大力促进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进行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当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创建游戏化学习情境,使学生伴随着游戏的乐趣展开体育学习。以“投掷垒球”体育课程教学为例,笔者为学生创建了如下的教学情境,“同学们知不知道,在抗日战争时期,咱们的八路军能打胜仗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八路军将士们十分善于投掷手榴弹。我想大家应该都看过《英勇投弹手》这部抗战电影吧,那么今天咱们班的同学们就通过投垒球来感受一下投弹手的体验,比比谁能将垒球投掷得更远,看一看哪位同学将成为我们班上的英勇投弹手呢?为了将垒球投掷得更远,同学们要注意模仿老师刚才演示的投球动作哦。”由此,通过创建这种比赛式的教学情境,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的体育技能学习效率同时得到提升。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创建了一个形象的游戏情境,将投掷垒球这一教学内容改编为游戏化教学形式,故而可以激发出学生对于这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像上面这种方式,将原本乏味的“投掷垒球”改编得充满吸引力,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评价属于一种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是否达到理想效果的关键渠道及载体。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避免使用无法完成相关评价目的且形式简单的评价方法。在实行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为凸显小学生群体的体育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小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当通过比赛这种方式,使体育学习评价向游戏化转变,进而提升教学效率。以“跑与游戏”体育课程教学为例,为体现出教学评价的作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丛林追拍”这一游戏竞赛方式。游戏规则如下,将全班的学生划分为四列横队,组织学生在操场上侧平举散开呈森林的形式,挑选一名学生担任追的人,再挑选一名学生担任逃跑的人,游戏开始后,这两名学生在其他学生组成的“森林”里相互追逐。倘若逃跑的人被追的人拍到,追、逃关系互换;倘若追、逃者触碰到了扮演“森林”的学生,就要与扮演“森林”的学生互换角色。在游戏过程中,同学们为了获得最后的胜利,都会想尽各种办法。由此,教师便可以在学生们做游戏时对每位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展开学习评价,在这个过程里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显而易见。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从小学生主体的角度来看,游戏化的评价方法是所有评价方法中最形象、充满趣味的一种,其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游戏化评价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体育课程的学习。
总而言之,游戏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形式,游戏化体育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枯燥、重复的训练变得充满趣味性,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体育技巧。
[1]李琳.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影响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xx(07).
[2]孙寅超.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价值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xx(25).
[3]尹湘卫.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xx(12).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二
体育课堂的灵魂是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运动快乐感,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并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使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产生兴趣、养成习惯、形成意识、锻炼质量、陶冶情操。因此,如何运用音乐作为体育教学媒介,为优化课堂创设提供充满时代气息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使体育课堂变大、变新、变活,是现代体育课堂学科整合的方向之一。
优化 体育课堂 音乐
在小学体育课中,引入悦耳动听、节奏鲜明的音乐,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教学手段。利用音乐来创设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效果。我国古代文献的《乐记》中就有记载 : 乐者 , 心之动也。其意思是音乐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 , 也是音乐的艺术 , 听觉的艺术。音乐通过人的声音或乐器发出的节奏旋律直接刺激和影响人的听觉 , 使人产生情绪和情感的体验。那么 , 如何把音乐引入体育课堂 , 优化体育教学,从而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 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呢 ? 在此,本人仅就体育教学与背景音乐,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和粗浅看法,以求同行共同探讨。
体育与音乐虽属两种不同的艺术,但对人体之生理、心理作用确有异曲同工之处。其理论依据:体育运动对人的生理、心理作用不胜枚举,而使其产生疲劳,这是不可否认的,心理学家分析:人体在音乐伴奏下运动时,大脑左半球得到积极性休息,改善大脑的供氧能力,提高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化速度,延缓生理、心理疲劳的过早到来。音乐以其特有的语言,作用于人的心理,引起主体的联想,激发感情。在体育与音乐之间进行学科交叉渗透,使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变得丰富多彩,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自觉的全身心的投入,在快乐的体育中强身健体。实现《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宗旨“健康第一”,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1.1调动学生激情,提高学习兴趣
体育课堂上增加了音乐旋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潜在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对于一些重复单一的技能动作练习感到枯燥无味,因此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这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客观存在的因素,而是没有将学生内在的激情调动起来。在音乐的伴奏下刺激学生的听觉,进行同样的教学内容练习,学生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情绪高涨。
1.2发展学生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协调学生的身心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音乐之所以具有无穷的魅力,是与节奏的千变万化分不开的。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有一种奇特的作用。,使学生在音乐中学习动作,技能,感受了节奏,感受了动作。而且,音乐又给了他们充分的想象与表现的空间,使他们在音乐的伴奏下,积极的、活泼的、自由的想象,并力图在姿态、形体、气质等方面充分表现了个人的潜能,使身心得到了协调的发展。并且音乐可以使学生精神愉悦,消除疲劳,可以调节学生的心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1.3促进学生能量的释放,提高生理技能,推迟疲劳的出现
音乐通过音效,能够影响人的机能,激发人体能量的释放,使静态变为动态,从而使人有一定的活动欲望。从生理角度来讲,在剧烈运动时,心脏跳动很快,中枢神经系统高度紧张,肌肉的紧张度也很高,呼吸系统在尽最大能力工作。如果突然停止运动,由于肌肉失去运动中收缩与放松的工作过程,突然造成被动的紧张,特别是对下肢静脉血的挤压作用停止,大量静脉血集中停留在下肢肌肉中,造成返回心脏的血量减少,一时间出现脑部贫血和严重缺氧,血压下降,呼吸短促,造成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慌、甚至是晕倒等症状。如不及时调整,人的生理机能就会处于劣性循环状态,影响工作技能的掌握和体质的增强。在做放松运动时感受到音乐时,大脑的活动性就会得到改变,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收缩力减弱,肌肉的紧张程度得到缓解,使机体处于良性的循环状态,并得到提高。从学生自己的感受来看,就是精神尤其轻松,肌肉、心血管和呼吸肌无紧张和不舒服感,而且动作技能掌握的既快又好。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于1854年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学习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他的理论完全符合心理科学。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应将快乐的学习情绪贯穿于学习的各种身体练习中,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快乐感,喜悦感,以此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自觉学习体育,充分发展个性,形成积极乐观与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多重目的。 以音乐为主的体育教学法。即把优美欢快、激昂热情,富有节奏感的音乐贯穿于整堂体育教学课中,让学生在欢乐和充满激情的热烈气氛中开展体育活动
2.1课前:
课前几分钟虽不属于课的结构部分,但实验证明通过优美的音乐鉴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意识,鼓舞学生热情投入,具有良好效果。尤其是在夏季下午的第一节课,学生常常没有午休好,精神不集中,这时可用打击乐曲,将起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于该音乐的关注。
2.2准备活动:
准备部分的基本任务在于用较短的时间迅速地将学生组织起来,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振奋精神。做好准备活动,使身体的器官系统、机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并从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和智力的开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这短暂的时间里音乐能起到收心热身愉悦身心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运动氛围。准备部分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队列、队形、徒手操、活动性游戏等。在这些活动中,配以具有优美旋律,节奏明快的《运动员进行曲》,能渲染赛场风云意境,又能激发学生争强好胜心。通过观察和测试发现:学生的步伐矫健、心律加快、呼吸加深、节拍准确,可极大地提高动作质量和练习效果。
2.3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体育课堂的主体,是教师讲、学生练的重要环节。要求大脑皮层处于最适宜的兴奋状态,人体机能保持较高水平,在此情况下完成学习和训练任务。在这环节能妙用音乐,调节气氛,起到对强心健体、增智促技起着良好的辅助作用优化过程。如果练习时间过长,学生容易疲劳和厌倦,觉得枯燥无味。配上音乐,情况就不一样了。比如运用圆舞曲嘭、嚓、嚓的节奏就可以让学生较容易掌握跑步的节奏以及呼吸的节奏;武术练习时配上《中国功夫》或《男儿当自强》等旋律雄浑的乐曲,学生就会越练越起劲。在体操、球类等技术性较强的项目中,配以优雅的乐曲,如葫芦丝或古筝伴奏的等等,不仅能烘托练习气氛,而且能使学生产生自由心理,使精力更加集中,练习充满信心。
2.4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是整节课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它根据基本部分最后一个教材内容的性质,选择一些逐步降低运动负荷的练习,使学生的生理、心理从兴奋状态,迅速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在这部分,音乐能使学生较快的稳定情绪恢复身心。在课中,一曲徐缓、舒畅的轻音乐让学生联想到蓝天、白云、绿草、溪流,柔化成一缕轻烟,淡淡清香弥散于音乐之中配以轻松自如的舞蹈、游戏将使你的课收缩有力,达到受益匪浅,余兴常在的效果。
体育的各项运动训练对学生来说培养其在疲劳状态下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以提高技能、技术、战术和身体训练水平为主。巧用音乐缓解学生的疲劳感有着显著的成效。如在耐力跑训练的过程中,只有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克服“极点”的痛苦,才能达到耐力的提高。选用节奏明快,催人振奋,鼓舞斗志的迪曲,学生跟节拍跑,要求学生跑动轻快协调、步幅均匀, 仔细聆听音乐节拍,富有节奏地呼吸,合理控制跑速。例如在篮球练习运球时也可以采用有一定节奏感的乐曲,让学生跟着节奏,进行枯燥单一的运球训练,肯定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训练中。
背景音乐是根据体育课的基本结构、内容、任务,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选用不同的乐曲,配以教学中的“音乐程序导控”。多次实验表明,音乐的选用、设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首先音乐应是“纯粹的”,不带歌词的优雅乐曲;“以心听音”,音量适宜,有主有次,有张有弛。其次,课前和准备部分可选择:抒怀、委婉、生动活泼具有诗一般意境的舒缓乐曲。总之,体育教学与背景音乐的有机结合,对加快人体植物神经机能惰性的克服,消除疲劳,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创造优美的学习和育人环境等具有显著作用,使学生在学习和锻炼过程中达到入趣、入境、入情、入理,有满足感、欢快感,对下次课的期待感,因而大大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艺术是无处不在的,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如何使音乐、体育和美育相辅相成,使学生的情感接受艺术和体育的熏陶,精神境界趋于高尚,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有用人才的教育目标能否真正实现),关键系于教师。我们对配乐体育教学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是我们还是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总结出一套良好的配乐体育教学体系, 教学有法 , 但无定法 , 贵在得法。怎样丰富体育教学艺术 , 力求使本身单调的教材内容含有新意 , 从而促进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学习积极性。运用音乐调节课堂气氛 ,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 在达到兴奋高潮的同时学会运动技术技能。 让我们的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良好的体育锻炼,让体育更快地实现素质教育所规定的任务。
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体育教学中的项目繁多,技术复杂,因此,在利用音乐的功能来辅助教学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5.1音乐应该选择纯粹伴奏的,不要带歌词的优雅音乐,不能用流行歌曲作为背景音乐,那样就会喧宾夺主,影响整体教学。
5.2由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多种多样,并非所有的项目都适用于配乐教学,有些项目本身就有很大的兴趣性,如果硬要配上音乐,有可能就会弄巧成拙。因此,背景音乐的设计,要做到选曲恰当,音量适宜,使体育课既生动活泼,又有主有次、有张有弛。
5.3音乐只是作为一种工具作用于体育教学中,它不是体育课的目的。因此,音乐伴奏的时间要有限定,不要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要重点选择那些有实际意义的乐曲,否则音乐的功能会失
去其特有的效果。
5.4背景音乐的选择不能草率从事,应做到“以心听音”,知其内涵和意义,所选音乐的内容要健康、积极向上,学生容易接受,有利于身心健康,比如可以播放一些节奏感强的流行音乐,但是不可播放那些格调低下,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音乐。
[1] 吴世常、陈伟 著 《新编美学辞典》
[2] 戴里克·柯克 著 《音乐语言》
[3] 张耀翔 著 《感觉心理学》
[4]音乐对人的身心有何益处
[5]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编委会 《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理论》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三
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性人才是教学宗旨和教育目标,体育是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文章论述了小学体育趣味教学的意义,阐述了趣味教学应坚持的原则,最后以50米跑为例,具体论述了小学体育教学中趣味教学的具体策略。
小学体育;游戏;趣味
体育是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没有健康的体质、强硬的身体素质做基础和后盾,德、智、美、劳等的发展会成为空中楼阁。然而,应试教育的沿袭,体育教学不容乐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和推进,随着“素质教育”的唱响,“阳光体育”、“终身体育”等理念,为体育教育教学带来了生机和希望。笔者对小学体育的趣味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这里和同仁们交流几点趣味教学的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总力求创造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名言深刻说明了趣味教学的意义,也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指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出路———构建趣味课堂,为孩子们营造轻松、愉快的乐学氛围,小学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小学生天性活泼,喜欢动,喜欢新鲜有趣的东西。玩更是孩子们的天性,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玩乐中而得到的。体育锻炼也如此,应该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注重激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体育运动的欲望,使学生对体育运动形成积极的情感,感受到体育给身心带来的愉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莎士比亚说:“游戏是孩子们的工作。”孩子们的学习活动应建立在游戏之上,游戏使孩子们乐在其中,主动参与。小学体育教学应立足于体育游戏,但体育游戏的选择和使用应坚持以下原则。
1、适用性原则。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根据学生的身心、年龄特点等而选择适当的游戏,所谓适当,难度系数应适中。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的游戏应情节简单、难度系数尽可能小,因为6岁~10岁的儿童骨骼发育不完全,尤其是一年级的小朋友,肢体协调能力弱,游戏的要求不容易真正把握和领会,游戏的规则很难遵从,往往“我行我素”。因此,游戏除了简单易行外,教师的示范和参与也是必要的。常用的游戏有击鼓、赶鸭子、梅花斗艳、割麦子、信鸽放飞、欢乐的小矿工、追兔、跟踪追击等,都可以选择使用。中高年级段的体育游戏难度系数可以适当增大,除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外,游戏的真正目的以考验肢体平衡能力为主。“适用才是最好的”。因此,小学体育游戏的选择务必注重适用性。
2、安全性原则。小学生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差,往往在游戏中,容易“忘形”、“忘我”,如果不注意安全,随时就会有一些安全隐患发生。体育游戏的安全应关注以下两点:(1)活动前,排除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确保环境的安全。(2)游戏中,关注学生的动态,游戏规则、游戏方式应详细审核。体育游戏旨在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度,但如果不能保证游戏的安全系数,趣味教学就会意义全无。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1)观念落后。体育课上,教师们为了“关注”学生的“安全”,将学生要么关在教室里自习,要么给孩子们讲讲笑话、说说故事,要么带到操场上跑两圈而散放羊在操场上三五成群打闹嬉戏、三三两两坐在一起闲聊,体育课成为真正的“放松课”、“解放课”、“自由课”。体育教师们认为体育课在小学是一门小科、副科,上不上无所谓等观念的左右,致使小学体育教学的缺失。(2)方法滞后。部分教师不注重体育游戏的开展,喜欢“单刀直入”,训练什么项目,就绝不“混淆庞杂”。如训练50米跑,就从预备、到起跑、到加速、到冲线等各个环节介绍得细致入微,简直就是专业理论课。然后,反复跑、反复训练,再测成绩等,学生的训练除了疲劳外,谈不上身心的愉悦,与新课改的愉快训练失之千里。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强化注重体育的思想意识,掌握教学前沿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应变能力,以趣味教学为导向,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实现三维目标,让游戏、趣味与体育课不分手。
2、合理设计游戏,构建趣味体育课堂。50米快速跑是小学体育水平二的主要训练项目之一,50米跑是枯燥、单调、乏味的体育项目,因此,在教学中,选用合适的游戏,使枯燥变有味,让学生乐此不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环境中,掌握50米跑的动作要领,发展快速奔跑的能力。(1)“踩尾巴”游戏。准备活动就是“热身”运动。在这一环节,先让学生圆形慢跑,既热身,又与教材的快速跑相呼应。然后做关节操活动,在鲜明、欢快的音乐声中,学生由静到动,逐步热身。之后,采用“踩尾巴”游戏而导入50米跑的学习训练内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2)“跳绳”游戏。在基本部分,首先让学生“前脚掌跑”,与之相适应的是“跳绳”游戏,让学生用掌声作为跳绳的节奏,这个游戏,既激发了活动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前脚掌跑的作用,达到提高前脚掌跑的游戏效果。(3)“石头、剪刀、布”游戏。快速跑是50米跑的核心和关键。在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石头、剪刀、布”游戏,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引进课堂,既活跃了课堂,又提高了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为课堂增添了生活化的色彩,更兼具趣味化。总之,小学体育教学应本着“健康第一”的思想,有序开展趣味课堂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释放学习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寓教于乐,让操场成为孩子们神往的乐园。
[1]阮安生。发挥小学体育的特色优势,激发小学生的运动热情———浅析小学体育学科的趣味教学[j]。新课程导学,20xx(18)。
[2]周伟华。寓教于乐,开展阳光体育———谈小学体育学科的趣味教学[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xx(7)。
[3]徐张恒。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趣味性因素[j]。中国校外教育,20xx(2)。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四
感觉统合(sensoryintegration)简称si,其概念含义也是由英国有名的生理学家谢林顿首次提出的。并在此的基础之上,经过相关的心理学家反复的研究分析,终于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以及如何治疗感觉统合失调的方法。并指出在孩童的大脑中具有相当高的发展、塑造性,而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并不是仅存在大脑中一个区域内单独完成的,而是通过不同的时间、空间对大脑当中各个区域中的信息进行解释、结合。而大脑只有达到灵活的转变,才能对事物的分析上产生正确的认知。通过大脑接受到所有的信息进行全部整合,并逐个对大脑进行感觉上的刺激,经由大脑反复的分析综合,能够使中枢神经形成有效的组合形式的过程就叫做感觉统合。感觉统合是青少儿童的大脑在收到外界信息的刺激,以此做出正确的应答,而儿童一旦对感觉统合的缺失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脑、身体的协调性发展[1]。
1、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或者产生紊乱现象
中枢神经是整个感觉统合当中的主要基础,意味着要想找到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就要从最主要的中枢系统上分析。由于学生的感觉统合是由大脑中很多中枢神经相互合作完成的,因此,不同区域中的感觉神经和不同区域中的枢神经之间的是紧密相连的,学生在感觉外物的任意一条中枢神经受到损伤或者出现紊乱都会导致学生的感觉统合失调。另外,还有很多药物以及问题食物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中枢系统紊乱,致使感觉统合的失调[2]。
2、大量的缺少对小学生感觉上的刺激训练
通过有关的数据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在产生感觉统合训练的时候是从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就已经逐渐开始了,但是由于胎儿在子宫内收到的刺激想对比较小,也就意味着,对感觉统合的刺激是要在出生之后才可以进行的。而当今这个逐渐现代化的城市已经很严重的“剥夺了”孩子的感觉刺激,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小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失调[3]。
1、对小学生的学习上产生了影响
主要的表现就是小学生学习成绩的低下,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感觉统合失调的学生更是对学习产生困难,感觉统合失调下的学生在同比于正常学生在对学习的阅读、记忆、理解上都有着发展滞后的情况,缺乏思考的能力以及对学习的主动性。而感觉统合失调的小学生在行为学习上也有着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上课不注意集中、好动、调皮等,而感觉统合失调的学生较正常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厌学的行为[4]。
2、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
学生在认知的过程是通过外界事物的信息来获取的,而对于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来说,由于不能很好的对外界事物信息进行统合,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产生出不正确的主观思想。虽然统合失调的学生在智力上都处于平均水平或者高于平均水平,但是由于受到了感觉统合失调的影响,导致其智力没有能够充分的发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低。
1、能够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体育课相对于文化课来说,不同之处就是它是以种实际操作技能较强的学科,体育课的学习与文化课的学习不同之处也在于它并不是需要对知识的积累上,而是表现在身体素质以及体能等方面上。正是由于体育课的这个特殊的性质,决定了体育课是需要通过各种活动以及运动方法来进行教学的。而在日常的体育课教学当中,体育老师应当充分的把教学内容与感觉统合相关的训练想结合,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体制还能帮助学生改正感觉统合的失调。
2、可以增强学生的技能能力
总的来说,很多感觉统合的训练原本就是一种体育技能,但是由于感觉统合设计到理论知识很广,所以体育教师在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熟练的掌握其理论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在体育课中真正的训练感觉统合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感觉统合失调。
3、组织“听海”类似的体育活动
听着海声,感受生命的运动,这种类似于“听海”的体育活动,它能有效的使学生开放自己的五官,并学会运用大脑进行思考问题,产生出试着动手去试一下的想法,让孩子可以在这样比较特殊的体育活动中真正的锻炼自我,很好的提高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5]。
当今,社会环境的改变致使产生出越来越多感觉统合失调的学生,而在这种情况下,以对孩子身体的刺激为主要的手段,结合目前小学生的需要,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不同的针对于感官刺激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真正的锻炼了小学生的感觉统合观。
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整理的4篇《最新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能够帮助到您,是一秘范文最开心的事情。
推荐文章:
- ·读后感的开头【优秀7篇】
- ·2023年成人高考作文万能素材【优秀5篇】
- ·五一劳动节作文300字【优秀5篇】
- ·理想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满分作文(优秀4篇)
- ·关于中秋节的英文作文(精彩9篇)
- ·以欣赏为话题的作文【精彩9篇】
- ·终于迈出了那一步优秀2篇
- ·圣贤教育改变命运观后感精彩8篇
- ·写竹子的作文【精彩8篇】
- ·面子的作文(优秀10篇)
- ·以棋为话题的小学生优秀作文【优秀8篇】
- ·语文高考满分的作文优秀5篇
- ·雪景作文(优秀7篇)
- ·师恩作文600字【优秀10篇】
- ·《呼兰河传》读后感优秀10篇
- ·中秋节发的唯美文案句子优秀6篇
- ·未来的科技为话题的想象作文500字优秀4篇
- ·春天在这里英语作文【精彩5篇】
- ·担当的议论文(优秀8篇)
- ·心情日记优秀9篇
- ·童年读后感300字【精彩4篇】
- ·重阳节的作文1100字(精彩6篇)
- ·劳动节满分作文2篇
- ·春天的故事作文【优秀6篇】
- ·春节假期生活英语作文(优秀7篇)
- ·《孔融让梨》读后感(优秀8篇)
- ·《榜样5》观后感心得范文(精彩6篇)
- ·李益《塞下曲》原文及赏析优秀10篇
- ·最新5.31无烟日宣传活动(优秀7篇)
-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精选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