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原文、阅读练习及赏析通用8篇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 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一秘范文为您精心整理了8篇《《题西林壁》原文、阅读练习及赏析》,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创作背景: 篇一
苏轼于公元1084年(神宗元丰七年)五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作者简介] 篇二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他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提示深刻的哲理。
诗意 篇三
这首诗描写了庐山雄伟壮丽的景象,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该全面、多角度,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游览庐山看到的景象。庐山是一座山岭纵横交错、山峰起伏的大山,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的姿态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性地写出了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是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只因为诗人自己就在庐山之中,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个山峰一道山岭,不能从整体上看清楚庐山。这两句诗同时说明了一个道理:对于一切复杂的事物,如果不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就很容易被个人的局限性或者局部现象所迷惑,只有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对事物得到全面正确的认识。
翻译 篇四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翻译: 篇五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篇六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写上。
西林:西林寺,在庐山。
横看: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岭: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
峰:山顶端,形状尖而高。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只缘:只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侧:侧面。
各不同: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缘:同“原”,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题西林壁古诗全文 篇七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2、横看——从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4、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5、缘——因为。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自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他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提示深刻的哲理。
注释: 篇八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2、横看——从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4、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5、缘——因为。
以上内容就是一秘范文为您提供的8篇《《题西林壁》原文、阅读练习及赏析》,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范文。
推荐文章:
- ·最近比较烦(精选9篇)
- ·初中2023——2024年度春季学期开学典礼学生代表发言(优秀10篇)
- ·难忘那张慈祥的脸作文600字(优秀9篇)
- ·《沁园春长沙 》原文及赏析 (菁选(最新4篇)
- ·寒假日记300字范文优秀7篇
-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作文【9篇】
- ·理性与感性高中作文(优秀7篇)
- ·含羞草优秀作文三年级(优秀4篇)
- ·五一劳动节的作文300字(优秀7篇)
-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三年级优秀5篇
- ·跳蚤市场【优秀10篇】
- ·珍藏友情作文优秀9篇
- ·我的奇思妙想优秀作文(精彩5篇)
- ·重阳节的快乐作文300字(优秀6篇)
- ·国庆节作文600字(精彩5篇)
- ·以优势为话题的作文优秀6篇
- ·小学三年级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优秀5篇)
- ·竞争作文800字议论文_高中竞争作文【优秀7篇】
- ·说说我的心里话优秀作文【优秀6篇】
- ·快板简短台词 经典快板台词【精彩6篇】
- ·血战湘江最新优秀观后感范文(优秀8篇)
- ·红花草阅读题及答案解析【优秀8篇】
- ·妈妈有你真好作文优秀6篇
- ·河西走廊读后感【优秀4篇】
- ·有关环境保护的议论文【优秀4篇】
- ·那一刻,我长大了800字作文【精选7篇】
- ·《物种起源》读后感(精彩3篇)
- ·春游优秀作文优秀5篇
- ·中秋国庆节作文优秀7篇
- ·中秋节快乐最新作文精彩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