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阅读答案最新5篇
阅读课文①—③自然段,回答文后问题。一秘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5篇《竹影阅读答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竹影阅读理解的答案 篇一
竹影阅读理解的答案
1、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本文以几个少年月下描竹影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2、从文中可以看出,孩子们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1)细看月光下的人影,头上有烟气。
(2)水门汀上的竹影像中国画。
3、文章开头交代天气闷热的目的是什么?
引出下文,为下文画竹影做铺垫。
4、文中写到'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来得很久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孩子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情,而且已全被父亲看在眼里,担心会受到父亲批评。
5、爸爸的表现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爸爸给孩子们讲了一番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上了一堂艺术入门课,把孩子带入艺术殿堂。
6、文中的孩子有怎样的天性?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孩子们有天真烂漫的童心和好奇心;爸爸和蔼可亲,不仅精通艺术更精通教育,尊重孩子的兴趣,从兴趣中进行引导教育。
7、课文中说'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你怎么理解?
这个比喻形象说明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中国画重写意,重神似而不重形式;西洋画重写实,要求与实物一样。
丰子恺《竹影》阅读答案 篇二
丰子恺《竹影》阅读答案
“马的确难画,竹有什么难画呢?照我们现在这种描法,岂不很容易又很好看吗?”“容易固然容易;但是这么‘依样画葫芦’,终究缺乏画意,不过好玩罢了。画竹不是照真竹一样描,须经过选择和布置。画家选择竹的最好看的姿态,巧妙地布置在纸上,然后成为竹的名画。这选择和布置很困难,并不比画马容易。画马的困难在于马本身上,画竹的困难在于竹叶的结合上。粗看竹画,好像只是墨笔的乱撇,其实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都要讲究。所以在中国画法上,竹是一专门部分。平生专门研究画竹的画家也有。”
“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用绿颜料撇竹叶,不更像吗?”“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符号只要用墨笔就够了。原来墨是很好的一种颜料,它是红黄蓝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的。故墨画中看似只有一色,其实包罗三原色,即包罗世界上所有的颜色。故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倘然用了绿颜料,就因为太像实物,反而失却神气。所以中国画家不喜欢用绿颜色画竹;反之,却喜欢用与绿相反的红色来画竹。这叫做‘朱竹’,是用笔蘸了朱砂来撇的。你想,世界上哪有红色的竹?但这时候画家所描的,实在已经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所以不妨用红色来描。”爸爸说到这里,丢了手中的木炭,立起身来结束说:“中国画大都如此。我们对中国画应该都取这样的看法。”
1.《竹影》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是________家、________家。
2.课文中特地提到的善于画竹的画家是[ ]
A.赵子昂 B.赵孟頫 C.徐悲鸿 D.管夫人
3.第一节“依样画葫芦’上的引号表示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4.“依样画葫芦”的文中义是________
5.第一节加粗的“平生”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说“西洋画”像________,“中国画”像________。“西洋画”的特点是注重(用两个字回答):________;“中国画”的特点是注重(用两个字回答):________。
7.中国画家不喜欢用绿颜料画竹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二节“中国画大都如此”中的“大都”揭示了什么意蕴?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二节加粗的“之”的意思是________;加粗的“此”指代的内容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主要运用________描写,主要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一节、第二节有联系也有区别。其区别是:______________
12.用两个成语来形容文中父亲的话,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丰子恺文集(艺术卷) 丰子恺 丰润 现代画 散文
2.D
3.引用 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不加改变。
4.照着真竹描画竹子。(注:联系上下文,此处只指画竹子,不指画马)
5.不能。“平生”这个词突出研究画竹所费时间长、难度大。
6.照相 符号 形似 神似
7.因为倘然用了绿颜料,因为太像实物,反而失却神气。
8.“大都”说明中国画绝大部分追求美的姿势,活的神气,但也有一小部分例外。这样说留有余地,十分准确。
9.喜欢用绿颜色画竹 中国画注重画美的姿态和活的神气
10.语言 父亲谈对中国画的看法
11.第一段侧重写父亲谈画竹与画马的区别,第二段侧重写父亲谈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
12.因势利导 循循善诱。
竹影的阅读答案 篇三
1、丰子恺、原名丰润
2、略
3、略
4、略
5、竹影是这篇课文的切入点,由此引出了对文章中心--如何欣赏中国画,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的探讨。当然,竹影也是童真,童趣的体现。
6、所谓符号是有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是内容二是形式关键是 内容而不是形式,关键是内容而不在于形式。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审美体系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影响到本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 是文化的鲜明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希腊—罗马一脉相承的西方文化有相当大的差异,表现在哲学、 宗教、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中国画重写意,与我们民族传统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关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而西洋画重写实,也和西方文化重实验相关。
7、竹影是全文的线索,写太阳落山是为下文作铺垫。
8、父亲: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对孩子富有爱心。父亲的谆谆引导教育对孩子成长发展非常重要。总结:由此可见,大人对孩子的指导教育,特别是引导孩子步入艺术的殿堂、成为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丰子恺有这样一个好父亲,也许,这就是他后来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大家的原因之一吧。
9、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13、童年的游戏,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快乐,也有思考。结合课文思考:游戏与艺术有什么关系?
12、(1)、照着真竹描画竹子。
(2) 、不注重像不像,而注重神气。评价中国画时 ,不要看它像不像实物,而要看它是否画出了美的姿势、活的 神气、特有的品格。
(3)、不多余。作者采用对比的写法,以画马来写画竹,突出表现了竹画的不容易。
(4)、通过对比,突出了中国画神似的特征,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5)、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只求神似,像符号;西洋画要像真物一样,不管是色、形,都求一样,像照相。
13、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有人认为艺术产生于游戏中。孩子们游戏之中往往蕴藏着他们独特 的“艺术”创造。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母亲石》阅读答案【推荐】
2.《向日葵》阅读答案【优秀】
3.王勃《咏风》阅读答案
4.《父亲的画面》阅读答案【推荐】
5.杜牧《阿房宫赋》阅读答案及赏析
6.《天使的礼物》阅读答案【精选】
7.虚掩着的门阅读答案
8.《挽歌》阅读答案
9.《谁能让我忘记》侯德云阅读答案
10.《耐磨的人生》的阅读答案
竹影作业答案参考 篇四
竹影作业答案参考
1.幽惬烁耍缕瓣撇疏
2.慢慢拯救晃动/摇撼信任了解/体谅姿势
3.D
4.我和小伙伴用木炭描竹影。
5.(1)指华明(2)指弟弟(3)指爸爸
6.闪烁生动地描写出月亮被摇动的竹影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的动感。
7.表现了孩子们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写出了小孩子好玩好动的'天性。
8.示例:
(1)北国的雪追着凛风来了,破空来到人间。起初轻柔、琐碎、星星点点,落到树上静默,积累成朵,漂到湖中消逝,引来静水千波,聚到手中便顽皮地打着滚。雪渐渐大了,恍惚间已是万树梨花,一团团、一簇簇的,闪着银光。
(2)沉沉的夜色、茫茫的晨雾中,总能看到你们清洁工忙碌的身影。你们的面容是那么秀气,你们的背影是那么高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们是那么勤劳,你们用自己汗水滋润了地球母亲的皮肤。
丰子恺《竹影》的阅读答案 篇五
丰子恺《竹影》的阅读答案
竹 影
丰子恺
太阳虽已落山,天还没有黑。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我和弟弟就搬了藤椅子,到屋后的院子里去乘凉。
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正在看得出神,似觉眼梢头另有一种微光,渐渐地在那里强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来的是弟弟的同学华明。
“唉,这椅子给我坐的?”他不待我们回答,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剧烈地摇他的两脚。椅子背所靠的那根竹,跟了他的动作而发抖,上面的竹叶作出萧萧的声音来。这引起了三人的注意,大家仰起头来向天空看。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大家赞美了一番之后,我说:“我们今晚干些什么呢?”弟弟说:“我先有一个问题给你们猜:细看月光底下的人影,头上出烟气。这是什么道理?”我和华明都不相信,于是大家走出竹林外,蹲下来看水门汀上的人影。我看了好久,果然看见头上有一缕一缕的细烟,好像漫画里所描写的动怒的人。这时华明的注意力却转向了别处,他从身边摸出一枝半寸长的铅笔来,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我们同时发现了映在水门汀上的竹叶的影子,华明就拿半寸长的铅笔去描。弟弟手痒起来,连忙跑进屋里去拿铅笔。不久他拿了一把木炭来分送我们。华明也改用木炭来描。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一面谈着:“这一枝很像校长先生房间里的横幅呢!”“这一丛很像我家堂前的立轴呢!”……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我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华明难为情似的站了起来,把拿木炭的手藏在背后,似乎害怕爸爸责备他弄脏了我家的水门汀。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立刻对着他说道: “谁想出来的?这画法真好玩呢!我也来描几瓣看。”爸爸也蹲在地上描竹叶了,这时候华明方才放心。
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夜渐深了,华明就告辞。“明天白天来看这地上描着的影子,一定更好看。但希望天不要落雨,洗去了我们的‘墨竹’,大家明天会!”他说着就出去了。我们送他出门。
1.选文主要写的是月夜里孩子们的活动,为什么前面还要写太阳落山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人我们的眼中。”句中的“隐”字有怎样的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争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华明的注意力却转向了别处”“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月迹》与《竹影》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两篇文章来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后面写月亮慢慢升起作铺垫。
2.动词“隐”字,若隐若现,赋予了月亮生命力又使人产生无限遐思,想到美丽的嫦娥。这句描写,月儿朗照,竹叶轻摇,如同一幅美妙的画,自然成趣。 点拨:最关键的是从拟人方法的运用入手,品出赋予月亮以生命,把静物写活了,给人以美的遐思。这样,便能提高自己的赏析能力。
3.孩子们的兴趣转移了。孩子的天性如此,做到三分钟热情,他们对世界如此好奇,吸引他们的事多着呢。作者把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写得真实恰当。
4.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两篇文章在内容上都是描写月亮的,主人公都是孩子,都凸显了月光清澈皎洁的美好特点,主题上都表达了对天真浪漫的童心童趣的理解与保护。它们都把孩子们好奇好动,喜欢争论,天真浪漫,充满情趣的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意思对即可)
以上内容就是一秘范文为您提供的5篇《竹影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 ·一个人的中秋优秀作文700字(优秀4篇)
- ·植树节英语作文(优秀3篇)
- ·最新《流逝的古典》阅读答案(3篇)
- ·西游记读后感500字作文精选5篇
- ·哈利波特与密室读后感优秀10篇
- ·张籍《秋思》诗意及赏析(5篇)
- ·五一劳动节的作文300字优秀6篇
- ·感谢有你的作文600字优秀10篇
- ·拒绝平庸的高考满分作文优秀7篇
- ·《小王子》读后感1500字(优秀3篇)
- ·最好的作品中考满分作文【精选7篇】
- ·阅兵观后感600字(优秀3篇)
- ·节约用水的英语作文(优秀6篇)
- ·《掩耳盗铃》读后感【精彩4篇】
- ·骆驼祥子读后感1000字优秀10篇
- ·最新有关市场营销论文题目优秀5篇
- ·风景的作文(优秀4篇)
- ·清明节上坟的作文(优秀7篇)
- ·中考优秀满分作文【优秀4篇】
-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优秀2篇】
- ·周邦彦《苏幕遮》赏析优秀4篇
- ·让真情自然流露作文六年级(优秀5篇)
- ·优秀说明文作文【精彩5篇】
- ·梁思成的人物生平故事优秀3篇
- ·春风沉醉的夜晚作文900字(精彩4篇)
- ·关于高考作文模拟题【优秀3篇】
- ·大学自荐书1000字优秀7篇
- ·悄悄话作文【优秀7篇】
- ·英语作文【优秀5篇】
- ·我为校园添光彩作文优秀8篇